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主权国或地区之问依照有关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协助或代为履行一定的刑事诉讼程序或刑事实体权利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外交价值和司法价值。信息时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同时,涉外犯罪也随之增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最重要的形式,在打击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开展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理论;另一方面,对于指导我国对外刑事司法协助乃至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展望了国际事司法协助的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了中国目前刑事司法协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最后结合国内外刑事司法协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第一部分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主流理论进行了分析概述,阐明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分类、诉讼特征,讨论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依据,提出刑事司法协助的一般程序应以实践中的普遍做法为基准,兼顾条约的特定性。第二部分从多个角度展望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趋势,认为人权保障是永恒的主题,多边合作会成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方向,“追回资产”的刑事司法协助将大量增多,协助方式也会更加丰富灵活,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愈加突显。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历程、法律基础和范围,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多方面的不足和阻碍,提出政治、法律和司法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通过总结中外刑事司法协助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立法成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结论指出,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继续深入推进法治化进程,加强立法,规范体制建设,完善审查制度,深化法学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稳步推进中国刑事诉讼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