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内蒙古赤峰地区与锡林浩特的局部地段所特有乡土树种之一,也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对于恢复沙化土地植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病虫害的蔓延和经营管理不善,致使沙地云杉林遭受严重破坏,甚至达到了绝灭的边缘。但是该树种是云杉属中的特殊种,在半干旱草原中于沙地上能良好生长,有罕见的防风阻沙能力,大有在半干旱区甚至干旱区引种推广的必要。因此,通过对沙地云杉的生态学特性及引种进行研究,找出沙地云杉育苗和引种造林方面的限制因子,为科学育苗和引种推广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为我国沙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起到指导作用。 本文根据生态学野外调查、试验地试验和苗圃地的试验观测,对沙地云杉的生态学特性、播种育苗技术及引种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 沙地云杉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呈群状分布,且死亡率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枯枝落叶层厚度(r7)、下木盖度(r3)以及腐殖质层厚度(r6)对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影响最大,其关联度依次达到了0.749、0.746和0.678;海拔高度(r2)和坡度(r1)关联度分别为0.615,0.621,与天然更新的关联度最小,对其天然更新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2) 沙地云杉的年生长节律是苗高生长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初,径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到8月下旬,基本是以集中高生长为先,高生长明显减缓或接近停止后,它的径生长才开始生长为特点。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服从Logistic方程,苗高生长Logistic曲线方程为:y=100/(1+3154.862e0.30835t),地径生长的Logistic曲线方程为:y=100/(1+1.8174e-0.01992t)。 (3) 沙地云杉苗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通过摘要测定苗木的苗高和地径来估测苗木的其它性状,尤其是苗木生物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可以利用苗高和地径来进行苗木分级,但是也应适当考虑主根长和侧根数等其它性状。 (4)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云杉苗木从原产地白音敖包向东部的通辽市,以及西部的伊金霍洛旗引种是十分成功的,但是由于时间有限,目前还不能下定论。而且由于时间紧迫,现在刚向宁夏自治区和陕西榆林地区引种,观察沙地云杉在更大范围、更为干旱引种区的表现。不同立地的造林试验表明,沙地云杉在退化沙地成活率高,适合在退化比较严重的沙地生长,因而可以作为“三北”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加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