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云杉生态学特性及引种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内蒙古赤峰地区与锡林浩特的局部地段所特有乡土树种之一,也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对于恢复沙化土地植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病虫害的蔓延和经营管理不善,致使沙地云杉林遭受严重破坏,甚至达到了绝灭的边缘。但是该树种是云杉属中的特殊种,在半干旱草原中于沙地上能良好生长,有罕见的防风阻沙能力,大有在半干旱区甚至干旱区引种推广的必要。因此,通过对沙地云杉的生态学特性及引种进行研究,找出沙地云杉育苗和引种造林方面的限制因子,为科学育苗和引种推广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为我国沙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起到指导作用。 本文根据生态学野外调查、试验地试验和苗圃地的试验观测,对沙地云杉的生态学特性、播种育苗技术及引种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 沙地云杉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呈群状分布,且死亡率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枯枝落叶层厚度(r7)、下木盖度(r3)以及腐殖质层厚度(r6)对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影响最大,其关联度依次达到了0.749、0.746和0.678;海拔高度(r2)和坡度(r1)关联度分别为0.615,0.621,与天然更新的关联度最小,对其天然更新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2) 沙地云杉的年生长节律是苗高生长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初,径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到8月下旬,基本是以集中高生长为先,高生长明显减缓或接近停止后,它的径生长才开始生长为特点。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服从Logistic方程,苗高生长Logistic曲线方程为:y=100/(1+3154.862e0.30835t),地径生长的Logistic曲线方程为:y=100/(1+1.8174e-0.01992t)。 (3) 沙地云杉苗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通过摘要测定苗木的苗高和地径来估测苗木的其它性状,尤其是苗木生物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可以利用苗高和地径来进行苗木分级,但是也应适当考虑主根长和侧根数等其它性状。 (4)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云杉苗木从原产地白音敖包向东部的通辽市,以及西部的伊金霍洛旗引种是十分成功的,但是由于时间有限,目前还不能下定论。而且由于时间紧迫,现在刚向宁夏自治区和陕西榆林地区引种,观察沙地云杉在更大范围、更为干旱引种区的表现。不同立地的造林试验表明,沙地云杉在退化沙地成活率高,适合在退化比较严重的沙地生长,因而可以作为“三北”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加以发展。
其他文献
电网未来规划方案的优劣,与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息息相关。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供电负荷的不断增长,以及电力企业对设备利用情况的不断关注,研究有效的分析手段,对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的利用率进行科学评估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未来输电线路的利用率计算方法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借鉴国内外在线路利用率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输电线路利用率指标并建立了一套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概率潮流计算模型,用于指标的计算
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战略计划。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干网架(通道),以传输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要建设坚强的、智能的、自动化的电网网架,那么智能、坚强、自动化的电网建设就必须位于首位。通信技术作为实现电网智能化、互动化和大电网运行控制的重要部分,必须顺应智能化电网的发展,就需
流注放电广泛存在于不同形式的气体放电中,探索流注放电的发展规律对于研究气体放电的物理机理和指导高电压与绝缘的工程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约一个世纪里,针对流注放电,很多学者采用不用的方法(实验测量、理论推演和数值仿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流注放电是一个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变化都非常剧烈的物理过程,实验方法很难测量其微观参数。数值仿真虽然能够弥补其不足,却受限于间隙尺寸和计算机资源,本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日益紧张,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风资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特性给其大规模并网运行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对风电场之间的出力相依结构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风电场出力相关性和需求响应,对含风电场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研究,所做工作如下:(1)对同一地区的风电场,先通过核密度估计法拟合各风电场功率的概率分布,再选取出Gumbel-Cop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