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议题的媒介呈现——以《河南日报》和《大河报》的农民工报道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lin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今,农民工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国特殊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下,他们成为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无法获得城市中的市民身份。并且,在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观念下,进城农民工在利益保护方面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由此,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河南日报》和《大河报》的农民工报道所呈现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本研究选取《河南日报》和《大河报》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006年到2010年作为研究时段,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两份报纸五年内共计30个月、1380天、465篇报道作为最终的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两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两报对农民工的报道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全方位报道维护农民工权益,及时准确地传达解读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深入研究农民工问题,重塑农民工的正面形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农民工话语权缺失,农民工的弱势地位被媒体过度渲染,对农民工的跟进报道不足,对农民工问题重视度不够。最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改进农民工报道的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时代》周刊1979年以来对中国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民主、人权、宗教、国际责任和冲突等主题紧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并
期刊
本篇论文以“星空传媒集团”在我国的本土化策略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对“新闻集团”旗下的“星空传媒集团”在中国的本土化传播策略进行全面具体地分析。论文分别
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洪湖市的瞿家湾镇和戴家场镇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研究和传播价值。而当下,红色文化建设已逐渐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