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筛选出叶面积、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等10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对3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抗旱性和抗旱鉴定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抗旱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在顶叶卷曲程度、基叶衰老情况、株高、单株叶面积等几个方面,抗旱性强的基因型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应该指出,苗期干旱往往会对后期产量产生正面影响。
2、在花期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都表现出株高、叶片伸展速率、单株叶面积、叶绿素等指标的下降,且下降的幅度不同。同时,水分胁迫下,玉米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保水能力、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
3、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的下降是干旱下植株叶片最直接的反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是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既可以反映植株受旱程度,又可以比较不同材料叶片的保水能力。
4、用十余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对9种不同基因型玉米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模糊隶属法对其抗旱性做了综合评定,以平均抗旱隶属值对品种抗旱性强弱进行了分析。杂交种铁单17、自交系沈136表现较强的抗旱性。
5、在花期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都明显下降。抗旱性强的基因型下降的小,抗旱性弱的品种下降的多。根据对照和胁迫下产量的关系,我们得出可以用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来衡量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抗旱性。
6、利用模糊隶属法对抗旱性评价结果与用抗旱系数来评价抗旱性得到的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