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国的曲棍球运动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人们对于曲棍球竞技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还尚未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其培养模式还没有系统的梳理,这严重影响了曲棍球运动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对当前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梳理,针对现在竞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究其原因提出相应策略,不断完善我国曲棍球的管理、训练和培养体系,从不同的纬度来为我国曲棍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以探索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研究以系统论、人才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支撑,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地理论研究,对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为根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青少年曲棍球运动的训练规律和市场规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职业球员及其他曲棍球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先进的培养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的若干要素的整合。2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由培养的主体、培养目标、培养的外部环境、培养的要素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四部分所组成,其中要素包括人才选材要素、训练要素、文化教育要素、竞赛要素、人才要素、管理要素、保障要素、人才输出要素。3现阶段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选材时机较晚、方法不完全科学、教练员满意度不高、教练员执教经验不足、未完全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竞赛场次不足、教练员不重视文化课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4影响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曲棍球运动管理体制,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教练员队伍知识能力结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运动员的选材等。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主要包括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选拔体系、训练体系和人才管理体系三大部分。其中训练体系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考核标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