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和谐社会不断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地区健康保障机制缺乏和卫生服务落后的局面变化不大。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健康保障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体制的不断完善,而且需要探索更具体、全面的保障方式。社会工作专业助人方法和理论的介入,能够帮助那些生活在农村地区承担健康风险的居民获取资源、抵御健康风险,改善社区条件,从而解决广大农村的发展问题。在这视角和方法理论上,不同于以往理论方法和模式强调宏观和政策发展的手段。本文致力于将社会工作尤其是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与农村健康保障问题相融合,以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推动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必要性论证、可行性论证以及研究反思三个部分。在必要性论证当中,笔者首先运用了“健康风险”这一概念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之后论述了农村健康保障服务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说明现阶段农村地区农民自我保障缺失和政策体制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有利于个体和谐的政策和制度。农村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的专业价值观与当前中国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不谋而合,并且作为一项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方法,可以积极回应这一需求,成为政策体制外的有益补充,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行性论证当中,从农村社会工作的学理阐述和价值观视角出发,之后论述了社会工作在历史经验、政策基础、专业价值观、方法契合点方面介入农村健康保障的可行性。同时借鉴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在整体层面以整个农村社区为单位走“以社区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内源发展道路”,从社区工作的层面探索了农村社会工作在农村健康保障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在最后的研究与反思当中,反思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以及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健康保障的推广价值。最后提出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得以改善,我国的社会结构更加健全,中国的社会工作得以在实践中发展,为人民所用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