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魏六朝是道教发展的初始时期,也是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因此,此时关于神仙形象的小说大量出现。这些语言质朴,情节简单的作品,无论在宗教史,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很有价值。这一时期,关于神仙的作品虽然繁多,但神仙形象总体上却呈现出几条规律性特征。再逐条分析这些特征,从中探索出每一特征与原始宗教、祭祀、信仰之间的关系。从原型的视角寻找神仙形象的文化渊源。论文结构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汉魏六朝小说中神仙形象特征述略。文章的第二、三、四章,分别就第一章所总结出的神仙形象的三个特征对其文化原型进行分析。第一章,简述汉魏小说中的神仙形象。搜集汉魏六朝时期仙传小说,或志怪小说中关于神仙描写、记叙的篇章,综合整理,从中分析出这一时期神仙形象书写的三个要素:一是长生不死,二是白日飞升,三是济世救人。第二章为神仙长生不死形象的原型探索。将神仙的不死形象分为不死之民、不死之乡和不死之法三个层次,分别探讨。汉魏小说中神仙不死形象的书写方式与上古神话中的不死民有相似之处,而神仙所在的洞天福地以及神仙修炼长生的方法都可以在上古神话中找到文化渊源。第三章是神仙飞升形象的原型研究。分别探讨神仙三种飞升方式,即变形飞升,乘物飞升和腾空飞升,各自的文化原型。探究变形飞升与羽人神话之间的关系,乘物飞升的文化内涵,以及腾空飞升所汲取的原始信仰。第四章是神仙救人形象的原型研究。上古巫医本不分,《山海经》中常用“巫”来指代“医”,上古巫医一般通过药物为人治疗,又通过仪式为人带来祥瑞。这样的原始宗教传统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流传下来。汉魏六朝小说中常出现神仙通过药物和术法救人的现象,即是以此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