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不同剂量组的苜蓿黄酮对雌性大鼠成年期、青春期前、妊娠期三个不同生理时期的影响,初步探索苜蓿黄酮对雌性大鼠的繁殖性能以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苜蓿黄酮对成年雌鼠繁殖性能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苜蓿黄酮对成年雌鼠的采食量及日增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性不显著。在日增重方面,苜蓿黄酮三个剂量组对成年大鼠的日增重和空白对照组相比都表现出下降趋势。对成年雌鼠的卵巢及子宫系数/湿重数据分析发现,低剂量组的卵巢湿重/系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子宫湿重/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苜蓿黄酮对成年雌鼠血清中雌二醇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在繁殖性能方面,通过对雌鼠配种后,对产仔数及初生窝重的统计,苜蓿黄酮中、高剂量组的产仔数比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0.4%和2.2%,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苜蓿黄酮初生窝重比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14%和0.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己烯雌酚组产仔数、初生窝重则显著降低(P<0.05)。通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苜蓿黄酮三个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的GnRH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成年大鼠卵巢中,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SHR)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苜蓿黄酮三个剂量组的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量则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低剂量组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6倍(P<0.01)。此外,环磷酸腺苷(cAMP)的表达量在苜蓿黄酮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苜蓿黄酮组的CYP19A-1表达量和空白对照比提高8倍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也都高于空白对照(P>0.05)。试验二苜蓿黄酮对青春期前雌鼠繁殖性能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通过对青春期前雌性大鼠采食量分析发现,结果和成年大鼠的相同。在日增重方面,苜蓿黄酮组差异不显著,但己烯雌酚组的日增重和空白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青春期前的卵巢、子宫湿重/系数以及血清中雌二醇与苜蓿黄酮的剂量呈正相关,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青春期前雌鼠中、高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GnR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大鼠垂体FSH的表达量和空白对照组比全部上升(P>0.05)。低剂量苜蓿黄酮LH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剂量(P<0.05)。卵巢中苜蓿黄酮高剂组FSH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LHR的表达量和空白对照相比也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CYP19A-1的表达与成年大鼠相同,各试验组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苜蓿黄酮低剂量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11倍(P<0.01),己烯雌酚组显著升高8倍(P<0.05)。试验三苜蓿黄酮对妊娠期间雌鼠繁殖性能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苜蓿黄酮中、高剂量组雌二醇(E2)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E2极显著升高(P<0.01)。各试验组血清中孕酮(P)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苜蓿黄酮三个剂量组的活胎数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的胎仔重极显著增重(P<0.01),而苜蓿黄酮各剂量组的黄体数差异不显著,但存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己烯雌酚的黄体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苜蓿黄酮三个剂量组的产仔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初生窝重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通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苜蓿黄酮和己烯雌酚均显著降低下丘脑中GnRH的表达量(P<0.01),同时垂体的FS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卵巢中苜蓿黄酮高剂量组的FSHR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HR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基因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