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62084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的税收体制改革,建立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征管模式逐渐显现出弊端,出现了税源管理失控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为弥补该征管模式的不足,对税源实施精细化管理,我国各级税务机关积极探索,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纳税评估制度。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纳税评估制度作为一种舶来品,显现出了与我国国情的不相适应,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使得纳税评估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其原因既包括一些制度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也受制度设计、技术、方法、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的制约。本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纳税评估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总结了纳税评估在发达国家的作用以及目前在我国税收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并分析了发达国家纳税评估之所以发挥良性作用是由哪些因素所决定的。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以一个基层税务人员的角度研究了为什么纳税评估在我国出现了诸多问题。除纳税评估法律规定、人员、技术、方法等基本问题以外,其运行的制度环境存在哪些导致其被扭曲的因素,以及在目前制度环境下,怎样能够尽可能实现将纳税评估引入我国的政策初衷。  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思路,运用资料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分述如下:  第1章:导言。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并介绍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大体框架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有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全文的内容。  第2章:发达国家纳税评估制度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纳税评估的起源,其次对美国、新加坡、法国和日本的纳税评估制度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发达国家纳税评估制度运行效果较好的基础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即:是什么原因使得纳税评估制度可以在发达国家取得成功,以及值得借鉴的意义所在。  第3章:我国纳税评估制度的运行情况。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纳税评估制度建立的过程以及相关理论,其次从基层税务机关的角度对我国纳税评估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我国纳税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第4章:纳税评估的案例研究。运用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我国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章的主体思路是以纳税评估的操作程序为参考,按照评估选案、评估实施、出具结论的顺序展开,分析了基层评估实践活动中选案的科学性及效率问题,实施评估的程序性及技术性问题以及评估结论的法律适用性问题,并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评估过程的消极因素。  第5章:增强我国纳税评估制度适用性的建议。本章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纳税评估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纳税评估制度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合理定位、纳税评估制度要素的完善和配套制度环境的构建。  最后的总结,是对全文主要观点和内容的简要概括和提炼。
其他文献
期刊
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地税系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信息化等已成为当前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税收征管也越来越复杂。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建立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对免征额扣除采取了一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