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探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论文。文中阐述了环境及其问题、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化学与环境问题、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明确了中学化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原则,探讨了中学化学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了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尚未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的情况下,化学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不仅是化学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化学环境教育是中学环境教育目标具体化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中学环境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通过渗透教学,利用化学课堂传授环保知识。即以教材为基础,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以化学知识与环保知识的结合点为核心,以学生的可接受性为原则,准确把握渗透的内容,做到寓环境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二、注重操作,利用化学实验培养环保技能。结合化学实验操作,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学生从自我动手中分析、构思、设计环保装置,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仍至生活中预防、减少直至消除环境污染的分析、判断、设计、实施等基本技能,让学生从接受环境教育阶段上升到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三、拓宽渠道,利用课外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化学课外活动是以环境化学和绿色行动为主要载体,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强化学生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为目标,以最新的现代环境知识、环境观念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适应当地环境特点和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全面整体素质。学生只有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课,在活动中一方面获得真切的感受,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较好掌握环境化学有关知识,发展环保技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初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尝试以及有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实施的方法和途径是有效的,教学的效果是明显的。当然,在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