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非对称,因此,信息经济学要解决两个问题:(1)投资者因不能正确辨认经营者的能力所产生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2)经营者可能采取欺骗行为所造成的道德风险(Mordl hazard)。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信号揭示理论,通过信息披露,来降低投资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在企业资信评级的传统方法基础上引入一些现代数学方法,通过快捷、实时的信息披露,来降低经营者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规避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企业资信评级的传统方法是:先确定企业资信评级的指标体系,对每一项指标给出一个权重分数,采用综合评分法,将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区间,然后确定资信的级别。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主观性因素太大,确定权重很困难,忽视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缺乏行业内同类企业的的可比性,评级结果的时间滞后性。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债券的财务质量、公司股票与企业信用评级中存在过分主观、缺乏行业内同类企业的可比性等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熵值系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加权平方和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突变级数法和混沌模拟分析法等现代数学工具和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我国企业债券的财务质量、公司股票与企业信用评级的方法及其应用作一些探索性的工作,进行有益的尝试与分析,并通过大量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评价结果。这些方法的引入,不仅可以实现对一批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状况进行事前的宏观管理,而且可以对一批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事后监督。全文共分十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在界定资信评级的内涵以后,对资信评级的范围与作用和国内外资信评级的现状作出了综合比较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资信评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资信评级中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同时,对我国资信评级的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第二章、第三章对国内外债券评级和企业信用评级的评级指标体系、计分标准、评级内容和评级符号作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指出了传统资信评级方法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如主观性过强、缺乏可比性等)。 第四章以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定量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了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 摘 要一评判模型,并运用了该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后面章节建立突变级数模型对该模型的评级结果进行了印证。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评价结果。 第五章在建立企业债券财务质量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债券评级方法存在过分主观、缺乏行业的可比性、评级过于粗糙等缺陷,建立了墒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通过指标数据进行了实证,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评级结果。实证表明:由嫡值客观生成权数,并将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弱化了人为因素,增强了评级的客观性和同类企业资信评级的可比性。 第六章以企业债券财务质量指标体系为基础,提出并应用加权平方和法对企业债券财务质量进行了系统地综合评价,并与嫡权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对照,得到了与摘值模糊评价比较一致的评价效果。 第七章针对企业债券财务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了企业债券财务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评级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企业债券财务质量进行了评级。评价表明:它主要是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通过学习和训练,找出输人与输出的内在联系,从而求取问题的解,而不是根据经验知识,因而具有自适应功能,这样弱化了确定权重中的人为因素。 第八章运用突变理论原理,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蝴蝶突变模型、燕尾突变模型;运用该模型,在建立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了系统地评价,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评价表明:突变评价避免了确定权重带来的主观随意性,比广泛采用的层次分析法更为科学、简便、易用。 第九章在建立混饨模型的基础上,对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混饨模拟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混饨模拟评价用于分析目前我国科技企业的技术引进是可取的。 第十章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