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威胁生命安全。其早期诊断率较低,绝大多数的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发展至胃癌进展期。尽管手术技术及辅助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和丰富,但胃癌预后仍然较差,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是非常清楚,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门,也是重难点问题。随着对人类基因结构、相关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癌基因及相应表达蛋白被发现。且这些基因或者蛋白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尔基体蛋白家族作为高尔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质网新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质的加工修饰和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3,GOLPH3)作为高尔基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过表达参加而且同时促进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并且与肿瘤的较差预后息息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家族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诱导实体肿瘤新生血管淋巴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生长或者转移,是近些年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热点。然而关于GOLPH3和VEGF对促进胃癌发生及进展是否有协同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仍待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相癌旁组织中GOLPH3与VEGF表达情况,探讨二者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及与胃癌患者相关临床参数间存在的联系。为胃癌的诊断、病情预后评估及相应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调取2012年1月至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因确诊胃癌而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石蜡标本55例,并取相应55例癌旁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5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GOLPH3和VEGF表达情况。通过卡方(χ2)检验对golph3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关联性。结果1.golph3、vegf主要表达于细胞质。golph3、vegf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7%、58.18%,在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为的18.18%、23.64%。二者在胃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经χ2检验分析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2.golph3、vegf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瘤体大小等因素无关联(p?0.05)。与胃癌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存在显著关联性(p<0.05)。3.golph3、vegf在Ⅰ/Ⅱ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25%,而在Ⅲ/Ⅳ期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2%、83.87%。经χ2检验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数据分析显示,胃癌组织golph3阳性表达组中vegf的阳性率为75.68%;golph3阴性表达组中vegf的阳性率为22.22%。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胃癌组织中golph3表达水平与vegf呈正相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08,p<0.01)。结论1.golph3、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其表达情况与胃癌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是否侵犯浆膜、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者临床tnm分期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由此推测高表达的golph3、vegf蛋白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并且在胃癌细胞的增殖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胃癌组织中golph3表达水平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性,推测golph3与vegf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发挥协同作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的golph3可能通过诱导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影响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提高患者诊断率、病情评估的准度及监测远期预后等提供临床参考价值,并可能为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