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多年来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已令我们不堪重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基于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效载体。旅游业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正逐步加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旅游资源的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缓解旅游业发展同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主要分五部分进行研讨,其内在逻辑为:首先通过详实的文献材料,展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在契合国家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趋势下,将循环经济的理论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随后,文章还整理出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本文所用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循环经济思想,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运行的模式,旅游业的特点以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部分,文章主要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理念、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同传统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的区别,并归纳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文章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模式。第五部分,文章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以相关文献为载体,总结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评价方法。前述五个部分形成了关于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系统研究,提出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并由此展开理论探因。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和旅游业各自的特点,将循环经济同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总结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与生态旅游的关系;通过对微山湖旅游景区的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层面的不同分别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这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及其主要的发展模式融入旅游业的发展之中,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系统化发展,不仅拓宽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