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一项实证性研究,通过在实地对个案的访谈及实地的参与观察所得的资料,以越轨和社会冲突的视角考察和剖析长沙市的马路摊贩现象。
首先简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评述了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其次对马路摊贩越轨行为现象进行分析,从行为界定、行为主体、行为者的主观意志、行为者违背规范的内容以及社会评价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马路摊贩越轨发生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发现,马路摊贩现象是制度标签的一种越轨行为,具有集体越轨、非自愿性越轨、手段性越轨、受公众争议等特征。
进而分析马路摊贩治理中的冲突现象,主要对冲突的形式和冲突的实质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路摊贩治理中的冲突包括隐性冲突和显性冲突两种形式;冲突的实质是城管人员与马路摊贩的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其根源在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堕距。
最后,基于对越轨现象和冲突现象的分析,讨论了越轨与冲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节冲突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基于生存的需要,马路摊贩的越轨有必然性,也有危害公共利益的可能性;而小贩与城管的冲突又将问题公众化,为越轨“找到”了行为的理由;因此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越轨与冲突的互构性;调解马路摊贩治理冲突的主动方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