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17地市2002-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从1979-2011山东省名义GDP总量从251.6亿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45361.8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05%。在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影响后,实际GDP总量从249.8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611.67亿元,是1979年的34.5倍,年均增长率为11.00%。人均GDP实际值从1979年的347.57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8986.26元,增长了24.8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0.00%。这段时间城乡居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整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大趋势,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总体在不断扩大,从1979年相差248.23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2715.71元,城乡收入比例经历了多次下降、上升阶段。其中1979-1983年,该比例由2.56下降为1.58,之后1983-1993年又由1.58上升为2.52,在1993-1998年又经历了短暂的下降,由2.52到2.00,再之后1998-2009年很长的时间里这一比例一直在增长,直到2009年达到最高值2.81。由于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以期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从2009年开始,该比例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为了解决这样的疑问,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以城乡二元经济为假设,建立了城乡的生产函数,进而得到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表达式,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与支农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有关,随后根据山东省17地市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出了山东省整体层面上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之后将山东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对三个地区又做了回归分析,地区间的分析结果略有不同,在对比总结之后得出,增加教育支出占比在三个地区均能显著地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支农支出在东部、中部能显著的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财政支出占比在中部、西部能显著地小城乡收入差距;二三产业占比的增加在中部会显著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在得出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文章从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等。
其他文献
川中油气层由于采用衰竭式开采方法 ,大部分油井目前的地层压力不足原始地层压力的一半 ,导致地层微裂缝系统的闭合 ,造成油层平均渗透率下降。另外 ,微裂缝系统促使压裂液滤
在中国转轨经济中,由于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银行信贷资源等许多重要的资源仍
城市化的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国内的城市化水平逐年快速提升,对于我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