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国际贸易同银行的关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融资的需求剧增,融资方式多样化。银行借贷资金的不断注入,使得外贸企业得以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从而有力地推动国际贸易向更大规模发展。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壮大起来。 外贸企业充足的资金是其从事贸易活动的重要保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银行代替财政成为外贸企业资金供给主渠道,以其通过融资结构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帮助中小外贸企业选择更适用的贸易融资方式,突破资金缺乏的困境,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 本文在第一部分追溯了国际贸易融资的起源、发展及其相关理论渊源,分析了贸易融资业务对于中小外贸企业的重要作用;然后从出口业务、进口业务具体阐述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种类。其中,对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如贷款和透支、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贴现等,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如进口开证额度、信托收据、进口押汇、提货担保等进行了深刻探讨;福费廷和保理业务作为在我国最新发展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在这部分也进行了重点剖析。文章第三部分对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成本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举例说明。第四部分综合分析了银行与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风险种类,并阐述了风险的管理原则和防范措施。文章最后一章主要从企业角度探讨了如何防范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并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贸易融资方式。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独立见解,以求为中小外贸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提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