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贴不同外敷时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不断上升,其危害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祖国医学不断进步和人们意识的转变,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具体方法主要有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足疗、耳穴疗法等。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心衰贴不同外敷时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各20例)。试验1组给予心衰贴外敷3小时,试验2组给予心衰贴外敷6小时,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6个月,治疗2个疗程,在夏季三伏天、冬季三九天前后10天及三伏、三九各贴一次(共10次)。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中医症候心衰症状积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积分、WHOQOL-BREF简表积分的变化,评估心衰贴不同外敷时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1.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慢性心衰病因、NYHA心功能分级、6MWD、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心衰症状积分、MLHFQ积分、WHOQOL-BREF积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对NYHA心功能分级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试验2组较试验1组疗效明显(P<0.05)。3.对6MWD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试验2组较试验1组疗效明显(P<0.05)。4.对NT-proBNP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心脏彩超指标的影响:⑴LVEF: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LVIDd: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中医证候心衰症状积分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试验2组较试验1组疗效明显(P<0.05)。7.对MLHFQ积分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试验2组较试验1组疗效明显(P<0.05)。8.对WHOQOL-BREF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对比,试验2组较试验1组疗效明显(P<0.05)。9.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贴外敷治疗CHF短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而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相对于贴敷3小时,贴敷时间持续至6小时效果在改善心功能、6MWD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心衰贴外敷治疗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心室重构等指标的改善不明显;心衰贴外敷治疗CHF,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急性应激反应动物模型应激相关客观指标的变化,建立相对适宜的急性创伤性应激反应模型。观察对比两种剂量依托咪酯麻醉、电针“足三里”复合两种剂量依托咪
目的:了解合肥市6 ̄11岁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上海长征医院儿科用多动症诊断量表,对合肥市7所小学6 ̄11岁儿童1159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合肥市7所小学6 ̄11岁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10.58%;88%为轻度患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8.29亿的网民中,有58.4%的网民是网络游戏用户。而从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来看,网络游戏市场的收入达到了1643.9亿元,占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