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回族社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变迁——基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cz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为案例,以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灵性资本为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充分考虑全球化和本地化因素,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探究了农村回族社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变迁。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有以下实质性发现:  (1)桑坡皮毛加工工艺流程是对传统生产加工方式的传承和改进,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实现了机械化,由此形成了皮毛加工的本地生产网络,而通过国际贸易则进一步形成了全球购销网络。从演化脉络看,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在孕育起步、成长发展、成熟扩张和升级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庭院经济”、“公司+企业+农户”和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可能进一步成长为“轮轴式”产业集群。在集群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本地化因素和全球化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最终在企业规模结构上形成了阶梯层次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相关配套部门、市场中介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和宗教团体等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2)灵性资本对皮毛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但伴随着集群的发展,虔诚的宗教信仰和较高的个体精神品质并未能充分形成社会效应。可依赖的社会资本正在发生转变,并可在企业“衍生/支持”网络上得到明显体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趋势也开始显现,但社会资本的断裂现象比较突出,普遍信任比较缺乏,各种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桑坡皮毛加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创新网络。(3)在“回族人”的宗教信仰上,此世的有限性决定了“回族人”要在宗教行为和经济行为之间寻求平衡,并形成了约束条件下典型“回族人”的“可能行为空间”。机会成本使得参与宗教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在性别、年龄、收入方面有了显著的结构化差异。回族企业主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热情和参与度明显高于一般阶层,剔除该因素后,纯粹参加宗教活动的时间两者并未有明显差异;收入的分异造成了对宗教经济投入数额上的分化。(4)“清真寺”、“信仰”和教职人员一直在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产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真寺”成为集群非正式联系的重要场所,“信仰”成为集群社会规范的重要调节手段,主持宗教活动时,教职人员在加强道德劝说、心灵感化和改善集群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从宗教信仰与当地企业发展的关系上看,宗教知识的掌握对回族企业主的经济收益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影响。对经训商业规则、商业技巧的把握和遵从,是当地回族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就又反过来回馈了宗教。但另一方面,宗教知识的丰富,并不意味着经济的成功,这与表达虔诚的理解方式直接相关。(6)无序竞争、集体无规则意识、创新不足和集聚不经济是当前桑坡集群的困境与突出问题。外部的价值链锁定(进入壁垒)和内部的路径依赖(僵化封闭)是制约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升级的两大主要原因。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可通过内部整合、创新驱动、网络治理和外向关联“一体三翼”的路径进行转型升级。  经过深入探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皮毛加工产业集群的孕育发展需要特定的条件,既有本地化的因素,又有全球化的影响。尽管多数农村回族社区都具有皮毛加工的历史传统,但并非最终都能发展为皮毛加工产业集群。  (2)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群属于比较典型的马歇尔产业集群,回族社区“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及社区经济传统为其产生和孕育创造了重要条件,突出表现在集群与回族居住格局在空间组织模式上的高度一致性。根据现有情况推断,桑坡集群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轮轴式”产业集群,进而与传统居住格局发生空间分离。  (3)与已有研究相比,全球化、本地化双重视角下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灵性资本”概念框架可对农村回族社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理论解释,并能对企业主资本网络和企业网络结构特征、宗教信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本地生产网络和全球购产销网络进行充分的说明。  (4)无序竞争、集体无规则意识、创新不足和集聚不经济是困扰当前农村回族社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中,内生动力的缺失是首要原因,并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5)皮毛加工产业集群可从内部路径依赖和外部价值链锁定两个角度寻求集群升级的路径。以“内部整合”为“一体”,“创新驱动、网络治理和外向关联”为“三翼”的集群升级策略,可为类似桑坡的农村回族社区经济发展和集群升级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品,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2年开始,我国在安徽天长、来安和吉林东丰进行了粮食直接补贴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吸引了更多世界性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分部,这必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