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画的审美功能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宋代,达到中国绘画史上的另一个高峰。统治者对绘画的青睐,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促进了宋代文人画的繁荣和发展。宋代文人学士之所以把高度的热情和巨大的精力倾注于绘画,是因为绘画在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在宋代,绘画作为朝廷考试选拔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得到文人们的空前重视。绘画成为宋代文人们展现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宋代强调言志抒情,因此,绘画也是文士们发泄内心不平和愤懑的重要方式。文人们通过创作中笔墨的尽情挥洒,达到对内心世界的疏导、情感淤积的抒发和心灵缺失的补偿。宋代文人“以墨为戏”。“戏”的第一层含义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超越因果、利害、世俗、生死等的干扰,无拘无束地借笔墨纸砚来自由挥洒自己的情趣;二是文人画多是兴起之作,随意创作;文人的戏墨之作多异于传统,能冲破传统绘画规则的束缚。三是创作题材广泛,任何事物都可入画。宋代文人在绘画中品味清雅之趣,在绘画创作的笔墨游戏中获得的高级的精神享受。宋代文人喜欢画山水自然,在山水自然中领悟宇宙之大生命,体验宇宙大生命的节奏性、多样性、深远无限性,提升扩充自己的精神世界。宋代文人还在所有审美对象中折射自己的生命体验。他们喜欢以梅兰竹菊等物象为审美对象,以此来表征自己的君子人格和道德境界,从而获得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领悟。宋代文人在绘画中欣赏和体验精神的自由和超凡脱俗。他们在精神上远离尘世,乐于到自然山水中悟道修身,所以文人画最推崇逸格,其意象余味深长,风格淡雅清疏,展现出清旷荒寒的境界。通过绘画中对逸格、韵味的追求实现在精神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宋代文人坐石邻水,与竹同游,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神遇”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宋代文人喜欢画元气淋漓的景色,追求高远、深远和平远的山水构图,以此体会和领悟玄远微妙的道,实现与道合一的精神理想。
其他文献
学位
[摘 要] 通过岗位调研,结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重新对数控车削加工技术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并完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任课教师校企比例等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理实一体;数控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