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发展状态,对于每一个市民个体来说,则是具有生命力与深切感受的城市生活变迁。市民的行为活动赋予城市物质空间存在的意义,同时,城市物质空间存在的方式也影响着市民城市生活的轨迹,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则是城市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西安明城区出现形态上的异质复合,也正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对城市物质空间与市民生产生活同时作用与改变的结果。本文针对明城区非居住地块密度的研究,是针对明城区物质环境的分析,研究城市形态在实体空间中具体的数据表现,试图从中发现城市形态变化的规律,找到控制明城区形态发展的可能性与适当方式。本文第一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课题提出的基础进行梳理,分析明城区内非居住地块研究的必要性,以此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即通过对明城区内非居住地块密度的数据表现进行梳理并分析,对应明城区城市物质空间现状,将实体空间的密度数据与城市形态的表象联系起来,试图找到一定的形态构成逻辑,在今后的历史遗存保护与城市更新建设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明城区整体的密度进行分析,从明城区的历史演进中,得出非居住地块的发展沿革,再对明城区整体密度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图底,将明城区非居住地块按照功能类型化后,分别进行密度研究,并选取典型地块深入分析,总结每一种类型非居住地块的密度特征与形成机制。本文第五章是研究的发展部分,通过主体部分的调研与分析,对明城区非居住地块的密度特征有了全面的掌握之后,根据密度形态进行再类型化,认为明城区内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非居住地块为综合体形态地块与医疗设施地块,并针对需要重点控制的地块进行密度控制的探索研究。本文关于明城区的非居住地块密度研究是基于本工作室对于明城区形态研究整体框架的子项,属于明城区形态研究的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