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登上舞台,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践运用将成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而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社区治理提供实践平台,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从而为社区治理发展持续增能,以社区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繁荣。Y市是山东省经济发展位居前列的地级市,然而Y市社区教育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在整个社区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生态能量的缺乏均与Y市的城市地位格格不入。在调查过程中,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等方面均有不足,社区教育凝聚居民个体的教育生态功能失效,致使社区治理发展缓慢。由此,依照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兼顾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生态系统理论,将事物发展的环境系统由外至内划分为“宏观-外层-中间-微观”四个层次,以此审视Y市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生态系统,发现Y市的社区教育生态宏观系统中的社会组织生态位缺失,外层系统中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这一生态因子分布失调,中间系统中社区教育财力物力资源汇集的生态链残缺不全,微观系统中社区居民个体的限制因子作用。Y市社区治理的完善和发展亟需社区教育增能,发挥社区教育的社区治理作用,因此,要精准把握当前Y市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学视角探寻其发展的实际生态现状,提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适切性对策。其一,通过引导外部多元社会组织补位生态宏观系统,构建政府、企业和学校三大社会组织稳固的生态位,搭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平台。其二,明确外层系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兼顾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数量与质量,以便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组建专业团队策划社区教育活动,招募优秀师资确保社区教育活动的质量,为居民个体打造优良的社区服务平台。其三,整合从属于中间系统的各类教育财力物力资源,以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激活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生态动力。其四,提升微观系统内社区居民个体的社区治理素养与活力,将居民意愿置于首位,优化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居民的治理素养。同时,还要以建设基层生态组织、运行“积分银行”以及拓宽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生态宣传渠道等吸引社区居民个体积极参与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