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决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等领域的重要议题。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由此观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必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随着核心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在学校层面,以往国家课程下的分科教学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核心素养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融合,从而深化课程改革。本研究通过对多位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为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通过综合考虑现实基础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研究进行理论建构,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新思路;笔者躬身实践,独立开发了纳林小学《亲近田野》校本阅读课程,旨在培育该校学生核心素养;最后总结经验,为本研究找到实践意义。论文包括五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界定以及文献综述等三方面展开;第二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对百位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为研究找到现实依据;第三、四部分为论文核心,笔者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理念更新与实践探索,躬身实践,开发纳林小学《亲近田野》校本阅读课程;最后总结经验并形成研究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历经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有一定的积淀,但存在顶层设计缺失、课程形式与内容单一以及开发主体单一等问题。笔者通过对已成功案例的分析,为校本课程开发找到了新思路:校本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当关注真实情境的创设;此外,学生和家长应当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在此基础上,以校本阅读课程为例,笔者尝试开发了“纳林小学《亲近田野》校本阅读”课程,为笔者所执教的农村小学建立特色课程。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探索,得出研究结论:“基于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应当创设真实情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研究中的“语文”是一种学科视角,而非分科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