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再融资和债券再融资。目前美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已经很少在证券市场上采取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而我国上市公司却在筹措资金方面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现象。上市公司资金闲置和募集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时有发生,必然产生再融资资金的利用效率问题,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其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再融资行为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在对股权再融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制度背景分别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理论进行评述,区分不适用和适用于中国目前制度背景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理论。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形成和现状,并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国家进行对比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果的实证研究。本文从2003年和2004年所有进行配股的公司中选取了50家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分别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变化、股权再融资公司与非股权再融资公司的比较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影响看股权再融资的效果,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股权再融资并没有起到改善资本结构的作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长期业绩下降,基金利用效果变差;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资金的被使用状况与融资前比较没有大的变化;上市公司的规模是影响企业股权再融资效果的重要因素;现金比率和资产周转率是影响企业再融资业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