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E-learning一大分支的网络课程,所面临的挑战便在于学习资源的可重用性与标准化,以及开发效率等问题。学习对象作为学习资源的核心特征是:可重用性、共享化、组件化。本论文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方法,在可拆分重构策略的指导下,依据学习对象标准——SCROM2004,设计并实现了《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网络课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网络课程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其弊端,并提出解决之道:应用学习对象并将其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内容与平台分离,同时引入拆分重构策略来提高建设效率。论文详细叙述了学习对象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课程建设中如何制作学习对象,并介绍了日前数字化学习领域中最为流行的SCROM规范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将《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分为三类,设计开发了适合本科学生使用的网络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笔者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对学习对象进行分类、确定粒度大小,并采用SCROM 2004所定义的元数据信息模型,描述各级学习对象,使学习资源具有可重用性和规范性。在课程资源编序方面,笔者参照了补救学习模型,着重对以活动为中心的样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进行学习对象编序,构建了一个以课程清单为引导的学习机制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路径选择,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笔者探讨了本网络课程的应用策略,并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