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而改善现有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推行家庭医生政策对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显著作用。2011年,上海率先推行家庭医生政策,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至2017年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在全国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政策在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执行中暴露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家庭医生区域内签约率低、服务使用率低、家庭医生数量匮乏、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为了深入挖掘家庭医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效果,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上海市J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霍恩和米特提出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对J区的家庭医生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J区在家庭医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效果的提升能够促进家庭医生制度的优化完善,从而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实现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溯源,界定了本文中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政策和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阐述了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以及霍恩—米特系统理模型的内容;第三章描述了上海市家庭医生政策的文本和执行特点;第四章以霍恩—米特模型为基础,对上海市J区家庭医生政策执行现状展开详细分析;第五章总结了J区在家庭医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深入探析;第六章提出了优化上海市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