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长和语境可预测性对中文句子阅读中词跳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3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眼动技术的广泛运用,研究者研究发现读者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的加工基本以眼睛的注视(fixation)和眼跳(ssaccade)交替进行的。识别词汇是注视的主要任务,而为了进一步获得这个词的信息,把其他的信息带入眼球中央窝视觉区是眼跳的的目的。若一定要注视每个单词才能够识别出它的话,那么阅读中眼动的模式就简单很多了。但是,研究者发现阅读过程中,读者把有些词忽略了没有注视它,而非一个字一个字按顺序的加工的过程,那些被忽略的词虽然被跳读了,但实际上读者确辨认出了它。本文研究的是在中文句子阅读中词跳读的现象。词跳读(skipping)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一个或多个词被读者跳过的现象。跳读率(skipping probability)是阅读中一项重要的眼动指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词汇的加工情况可以通过词跳读率这个指标来反映。本文主要考察了词长和语境可预测性对中文句子阅读中词跳读现象的影响。实验选取3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2(语境可预测性:语境可预测性高、语境可预测性低)*3(词长: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实验采用眼动记录技术,由EyeLink-Ⅱ眼动仪记录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轨迹,考察中文句子阅读中语境可预测性和词长对词跳读现象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中文句子阅读中,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的词跳读现象存在差异。这证明了语言控制理论和自主眼球运动控制理论;(2)在中文句子阅读中,语境可预测性高和语境可预测性低的条件下,词跳读现象差异显著。这证明了眼动模型对于词跳读的观点,在词跳读上存在语境效应;(3)在中文句子阅读中,词长和可预测性都影响词跳读,且存在交互作用,支持交互作用理论。证明在中文句子阅读过程中高级信息影响低级信息的加工,这些信息共同作用于阅读过程;
其他文献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对现代教育学的哲学基础的思考仍比较贫乏;受科学主义的影响,对现代教育学的哲学基础的思考出现了偏差。因此,以笔者的理解,现代教育学的哲学之根主要可以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走的是大众化的道路,其突出表现就是上世纪末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扩招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但政府的财政补助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迫使绝大多数高校不得不实施高额举债
身体自我是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
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的重要他人开始由父母转向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小学阶段是教师期望的最佳适应期。虽
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是属于按表现形式分类的两种攻击行为,既有研究证明,二者之间虽有大量重叠,但又具独立结构(Crick et al。,2007; Little et al。,2003)。身体攻击的分子遗传学研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进一步实施,高等院校体育学院体育普修课依然是培养体育师资力量的重要一环。传统体育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