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眼动技术的广泛运用,研究者研究发现读者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的加工基本以眼睛的注视(fixation)和眼跳(ssaccade)交替进行的。识别词汇是注视的主要任务,而为了进一步获得这个词的信息,把其他的信息带入眼球中央窝视觉区是眼跳的的目的。若一定要注视每个单词才能够识别出它的话,那么阅读中眼动的模式就简单很多了。但是,研究者发现阅读过程中,读者把有些词忽略了没有注视它,而非一个字一个字按顺序的加工的过程,那些被忽略的词虽然被跳读了,但实际上读者确辨认出了它。本文研究的是在中文句子阅读中词跳读的现象。词跳读(skipping)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一个或多个词被读者跳过的现象。跳读率(skipping probability)是阅读中一项重要的眼动指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词汇的加工情况可以通过词跳读率这个指标来反映。本文主要考察了词长和语境可预测性对中文句子阅读中词跳读现象的影响。实验选取3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2(语境可预测性:语境可预测性高、语境可预测性低)*3(词长: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实验采用眼动记录技术,由EyeLink-Ⅱ眼动仪记录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轨迹,考察中文句子阅读中语境可预测性和词长对词跳读现象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中文句子阅读中,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的词跳读现象存在差异。这证明了语言控制理论和自主眼球运动控制理论;(2)在中文句子阅读中,语境可预测性高和语境可预测性低的条件下,词跳读现象差异显著。这证明了眼动模型对于词跳读的观点,在词跳读上存在语境效应;(3)在中文句子阅读中,词长和可预测性都影响词跳读,且存在交互作用,支持交互作用理论。证明在中文句子阅读过程中高级信息影响低级信息的加工,这些信息共同作用于阅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