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oTMT基因大豆的获得及鉴定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育酚(tocopherol)俗称维生素E,是仅由光合生物合成的一类脂溶性的强抗氧化物质,为人体所必需。在天然存在的4种生育酚中,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且被人体优先吸收和利用。植物油是人类膳食中α-生育酚的主要来源,但在大多数植物油中,α-生育酚含量很低而其生物合成前体γ-生育酚含量较高。例如,大豆油中α-生育酚的含量仅占生育酚总量的7%,而γ-生育酚却高达70%,这一现象与α-生育酚合成途径中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的活性有关。本课题组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titata)中克隆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BoTMT),体外原核表达实验表明,BoTMT表达的蛋白质具有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活性,能有效地催化γ-生育酚甲基化生成α-生育酚。本课题组为培育高α-生育酚水平的转基因大豆,将BoTMT结构基因克隆到质粒pBin438中,构建了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pBin-TMTL和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TMTL。 本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利用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pBin-TMTL和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TMTL,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以期获得α-生育酚含量高的转基因大豆。实验期间共获得再生植株330株,其中转p7S-TMTL的203株,转pBin-TMTL的127株。在以上再生植株中,PCR检测呈阳性的有58株,其中转pBin-TMTL的31株,转p7S-TMTL的27株。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4株呈阳性反应,初步说明BoTMT已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并有效表达。在T1代中,有10株PCR检测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获得高产α-生育酚的转基因大豆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文还优化了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体系,发现在种子灭菌时,氯气熏蒸灭菌法优于升汞灭菌法:比较了吉林小粒1号、H6001、NF58等3个品种的再生效率,发现吉林小粒1号的再生能力最强、其次为H6001,NF58最弱;在共培养基中添加Na2S2O3、半胱氨酸和DTT附加光培养处理,可以减轻子叶节的褐化。
其他文献
洪涝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是世界上许多地区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也是我国大豆生产主要的非生物逆境灾害之一。涝害情况分为湿/渍害和淹水,淹水也可分为全淹和半淹。研究
疫情期间,不少大型核心企业与中小微供应商之间都在面临供应链、资金链层面的艰巨挑战.它们需要更高效、更智能、更碎片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从而能够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平衡,维
期刊
近年来国内的苎麻生产行业趋势下行,除了因为金融危机、环保压力和苎麻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外,还有苎麻种植时遇到的纤维产量,品质和抗性问题,因此急需找到更多能提高苎麻纤
群山苍翠,竹海绵延.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rn曾经的余村,虽然靠“卖石头”致了富,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关停了矿山 ,余村人也想走生
期刊
本文(1)综述了4CL基因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代谢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木质素代谢调控在苎麻育种中的重要性。(2)以苎麻“中苎1号”为材料,采用PCR方法,以简并引物从
政策形态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基于城市应用服务的智慧城市政策推动了城市技术创新.应用核密度估计与核函数分解,分析智慧城市引导型、支持型与均衡型政策的动态演化,明晰异
互联情境下我国制造企业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加剧与内部产能萎缩的双重困境,亟须转型.本文以80家智能制造转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知识角度研究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使其转变为关键研发企业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收集80家中国电子信息企业2009—2015年的发明专利
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对制造业的绿色发展转型意义重大.本文从资源动员视角,揭示制造企业通过优先获取供应商的绿色创新资源来提升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效能的权力组合策
本文将知识特征解构为知识离散特征与知识关系特征,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和搜索重组理论,研究二模网条件下发明人知识离散特征对其合作网络中心性的影响以及行业技术环境下知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