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与血清胃蛋白酶原之间的关系及其炎症活动度、幽门螺旋杆菌等相关因素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年3月-2018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20-80周岁的132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在内镜下取胃窦部组织送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学检查将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n=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98例),其中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31例)、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31例)、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36例)三组。观察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炎症活动度(根据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将胃粘膜炎症活动度分成轻、中、重度3组)。所有患者均空腹采血,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血清胃蛋白酶原II(PGII),PGR(PGI/PGII);所有患者(既往均未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在空腹状态下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2例,最小年龄20周岁,最大年龄80周岁,平均年龄53.49±14.72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51例,其中轻度萎缩性胃炎31例(31.6%),中度萎缩性胃炎31例(31.6%),重度萎缩性胃炎36例(36.7%)。2、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13.26±6.8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6.87±3.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11.08±7.62,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9.16±2.69,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5.94±3.12。随着胃粘膜萎缩程度的加重,血清PGR值逐渐降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最低。三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胃粘膜轻度萎缩与中度萎缩两组间比较,血清PG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为55例(56%),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为43例(44%)。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7.47±3.63,在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10.01±6.71。血清PGR值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组,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影响血清PGR值。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在胃粘膜轻度炎症活动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9.22±3.02,在中度炎症活动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9.28±6.43,在重度炎症活动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血清PGR值为4.54±2.77,三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胃粘膜炎症活动度越重,血清PGR值越低。但轻度炎症活动度与中度炎症活动度两组间比较,血清PG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胃粘膜萎缩程度越重,血清PGR值越低,血清PGR可以作为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指标且可以通过检测血清PGR值来预测胃粘膜萎缩的程度。2、HP感染可能会影响血清PGR值,胃粘膜被HP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血清PGR值降低。3、胃黏膜炎症活动度越重,血清PGR值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