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政策倾斜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手段,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对农业进行扶持,主要是建立持续、有效规范的财政支农机制。政府从提出“三农”问题开始,一直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每年将“三农”支出规模作为考核财政工作的一杆标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是强调要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对存量资金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适度调整,增量资金要充分考虑资金使用效率,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倾斜。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受益范围,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可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关系着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分配,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以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为例,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财政支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从淄博市农业特点、淄博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演变和结构、淄博市财政支农支出地域间分配情况和淄博市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四个方面分析分析了现阶段淄博市财政支农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淄博市财政支农政策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结论。运用基于DEA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淄博市各区县的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对全市范围内的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了测度,测度结论是淄博市整体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较为平稳,但总体效率偏低。最后通过分析在农业投入方面具有先进经验的几个国家的农业财政政策,总结出我国财政支农的改革方向。最后从加大支出力度、调整支出方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调整财政支农补贴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淄博市政府应该整合现有资源,持续加大财政支农规模,充分利用财政支农资金,优化财政支农结构,防止政府出现缺位和越位,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淄博市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