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国内外气藏描述最新研究理论为指导。以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气藏动态开发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分析方法,配以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四川盆地蜀南气矿麻柳场气田嘉陵江组地层构造特征、断层特征、裂缝特征、储层特征、地层压力系统、气藏的气水关系进行了描述。 通过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麻柳场气田嘉陵江组以发育半局限~局限海台地相为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蒸发潮坪、混积潮坪(碎屑潮坪、碳酸盐潮坪)、潮缘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等亚相。认为储集岩主要为与白云石化作用有关的颗粒云岩、粉~细粉晶云岩为主,主要孔隙类型为晶间(溶)孔、少量粒间和粒内溶蚀孔隙。岩心常规物性分析和测井计算均表明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低,为细孔中喉~细孔微喉、裂缝~孔隙型储集岩,裂缝有利于提高渗透性。结合动、静态资料,详细地对气藏的温度压力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麻柳场嘉陵江组气藏的三个主要产层嘉四~3、嘉四~1和嘉二在纵向上是相互连通的气藏;在平面上,由于岷江东部与岷江西部的连通性较差,麻柳场嘉陵江组气藏东、西部各为独立的压力系统。麻柳场构造嘉陵江组气藏中的地层水以三种方式存储:断层封存的局部水体、岩性封存的局部水体、边水。气藏类型为背斜构造圈闭内的裂缝-孔隙型气藏。在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嘉四~3、嘉四~1、嘉二~3、嘉二~1气层参数场,重新计算气藏储量为88.7×10~8m~3,对储量进行评价,认为是中-低丰度、中-深埋藏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