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反佛思想溯源——“惠民”的“有为之道”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韩愈政治伦理思想中的“惠民”的“有为之道”,从韩愈的《论佛骨表》入手,对韩愈的反佛思想进行溯源,论述“惠民”思想;以“惠民”为基点,指出“惠民”即“有为”,而“有为”的思想基础则是其“有为之道”,韩愈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在“有为之道”的指导下而进行的;对韩愈的“惠民”的“有为之道”的反思,论述其思想的进步与局限。   本文从韩愈的反佛行为入手,探究韩愈反佛的原因,论述了韩愈的“惠民”思想以及“惠民”思想在韩愈的整个思想体系里的重要位置;以“有为之道”为线索,把韩愈的主要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评述;对“惠民”的“有为之道”进行了反思,研究认为,他的思想既是汉唐思想的归结,又是宋明理学的发端。   
其他文献
春秋时期,由于经济政治的变革,“王者制名”在自然、社会、伦理品质三个层面所建立的以自身为中心的秩序遭到破坏,出现了名实相怨的状况,造成了社会、伦理秩序的混乱。为了改
该文通过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知识分子生存方式及其价值实现方式变化的探讨,以阐释知识分子问题的变化,从而揭示知识分子的本质及其他们同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在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爱国三问”又热了起来。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讲“爱国三问”,一些大学的开学典礼,也提“爱国三问”。  什么叫“爱国三问”?简单说,就是提出关于爱国的三个问题,让你来回答。一问:“你是中国人吗?”二问:“你爱中国吗?”三问:“你愿意中国好吗?”  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我亲眼看到一所大学的6000多名学生,集体回答校长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校长问:“你是中国人吗?”学生们响亮地回答:“
期刊
意境范畴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哲学基础,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逻辑发展与生命同构。“道”是意境理论的源头,同时又是意境的最高范畴。意境范畴的逻辑发展从“道”出发,主要分
  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从伦理学的视域介入小康社会之研究。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我国自先秦而近代而当代社会的小康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