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磨机碎磨机理分析及能耗实验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649666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式预磨机是针对球磨机因入料粒度大而导致设备粉磨效率降低等问题而研制的一种新型矿山设备。预磨机采用“以碎代磨”、“多碎少磨”的设计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破碎腔内,利用高速运动的破碎介质对物料进行冲击、挤压、研磨破碎,在排料口处,由高速旋转的转盘对物料进一步的剪切破碎。预磨机的应用能改变大多数矿山现有的碎磨工艺流程,即矿石经粗碎-中碎-细碎后,先进入预磨机预磨,将入磨粒度控制在-l0mm,甚至-5mm,再进入球磨机进行粉磨,从而提高了球磨机粉磨效率,降低碎磨系统能耗水平。论文以新型立式预磨机碎磨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参数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立式预磨机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预磨机碎磨机理分析,预磨介质的运动规律研究,基于粒度分析、能耗分析的预磨机主要工作参数的实验研究,并在预磨机功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拟合方式,提出了预磨机功率消耗的优化设计模型。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立式预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得出,预磨机的破碎形式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研磨破碎几种破碎方式组成,其中冲击破碎为主要破碎形式。(2)基于质点运动学分析方法,对预磨介质在破碎腔内的受力及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将介质在预磨机内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磨介质随转盘一起加速的运动阶段,第二阶段为预磨介质脱离转盘后在球形定环上的“爬行”运动阶段,第三阶段为预磨介质离开定环后的冲击运动阶段,推导了各个阶段的运动表达式,找出了介质运动与介质尺寸、破碎腔结构、拨料转盘直径等结构参数及其与拨料盘转速等运动参数间的关系,为预磨机结构设计与运动参数设计提供了初步依据。(3)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选取预磨机上、下破碎腔转盘转速、介质填充量、大小填充介质配比等四个考察因素,根据前期实验情况,选取五个实验水平,对立式预磨机的破碎过程进行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最小平均排料粒径为1.16mm,最大平均排料粒径为1.76mm,排料粒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在排料粒度、电机功率消耗两者为综合评价指标情况下得到的最优试验方案为:上层破碎腔转盘转速为9m/s、下层破碎腔转盘转速为9m/s、介质填充率为25%、大小介质填充配比为75%;(4)使用数据拟合方法,对功耗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参数优化设计后得到预磨机在满足排料粒度的情况下,功率消耗最小时的各参数值分别为上层破碎腔转盘转速9.2m/s、下层破碎腔转盘转速9.6m/s、介质填充率23%、大小介质填充配比69%;采用优化结果进行实验与优化前数据对比,优化后整体排料粒度下降16%,电机功率消耗降低21.4%,优化效果明显。综上所述,立式预磨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的研究将为预磨机的深入理论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应用已深入到各个行业中。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实时运动学逆解和轨迹规划插补算法是实现机器人高速高精
一千二百多年前,在秋风瑟瑟的浔阳江畔,漂泊江湖的琵琶女与被贬带病的诗人白居易相遇了.浪漫的故事,总是从平凡处开始的,一场相遇,总有相似的因素:时间、地点、人物、随之而
期刊
糖化酶是一种能分解淀粉为β-D-葡萄糖的胞外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黑曲霉因具有良好的胞外蛋白分泌能力而被当作糖化酶生产菌株,但是在工业放大生产糖化酶时往往面临产酶得率降低,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工业生产规模反应器内底物的混合不均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探究底物混合不均导致的波动环境下黑曲霉中心碳代谢动态响应规律,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使用甘油冷冻保藏方法保藏黑曲霉孢子,排除后
散热一直是大功率LED照明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封装基板材料对LED散热性能影响巨大。陶瓷基板因具有热导率高、绝缘性好、热膨胀系数与芯片匹配等众多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