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医学的瑰宝,羌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特色疗法和疗效独特的药材。铁棒锤为毛茛科植物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和伏毛铁棒锤A. flavum Hand.-Mazz的干燥块根,为羌医常用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消肿散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等疾病.铁棒锤有大毒,羌医在使用前需炮制,炮制方法有水煮法、砂炒法、蒸制法等,但羌医对其炮制原理、毒性评价、规范化炮制工艺等方面尚未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影响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目的:在文献及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成分和毒性研究,阐明羌药铁棒锤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减毒原理。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羌医、藏医对铁棒锤的炮制方法及用药经验;2、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现代植物化学分离方法,对铁棒锤生品和不同炮制品生物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合IR、ESI-MS、HRESI-MS、1H-NMR、13C-NMR、DEPT、HMBC、HSQC、NOESY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铁棒锤生品及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比较和主要生物碱含量测定;4、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心脏毒性试验和大鼠心肌细胞存活试验,比较铁棒锤生品、不同炮制品以及炮制前后生物碱化学成分毒性;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铁棒锤不同药用部位生物碱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羌医常用的铁棒锤炮制方法有水煮法、砂炒法、蒸制法、枝木灰煨法,在大量使用时多采用水煮法,在用量较少时可采用其他三种炮制方法。2、从铁棒锤生品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12个,分别为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乌头碱、secoaconitine、N-去乙基-去氧乌头碱、N-去乙基-3-乙酰乌头碱、15α-OH-neoline、8-acetyl-15-hydroxy-neoline、neoline、14-benzoyl-8-O-methylaconine、苯甲酰乌头碱、β-谷甾醇,其中secoaconitine、N-去乙基-去氧乌头碱、N-去乙基-3-乙酰乌头碱为新化合物。从水煮炮制品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乌头碱、polyschistine-D、N-去乙基-3-乙酰乌头碱、beyzoyldeoxyaconine、polyschistine-A、benzoylaconine、aconine。从砂炒炮制品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16-epi-pyroaconitine、16-epi-pyrodeoxyaconitine。3、铁棒锤生品与不同炮制品相比,生物碱化学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变化。表现为:①与生品相比,炮制品中乌头碱、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含量降低;苯甲酰乌头碱的含量明显增加。②与生品相比,炮制品中出现了苯甲酰去氧乌头碱、Polyschistine-D、16-epi-pyroaconitine、16-epi-pyrodeoxyaconitine等生品中所不含有的成分。4、三方面的毒性试验研究结果。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铁棒锤炮制前后毒性有很大差别,毒性由高到低为:生品>水煮炮制品>蒸制炮制品>砂炒炮制品。②心脏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心脏毒性由高到低为:生品>水煮炮制品、蒸制炮制品、砂炒炮制品;生品中分离得到的乌头碱、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有心脏毒性;炮制品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没有心脏毒性。③心肌细胞存活试验表明,毒性由高到低为:生品总生物碱>炮制品总生物碱,生品和炮制品中分得的生物碱在较高剂量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毒性作用。5、铁棒锤生品和炮制品化学-毒性研究表明,炮制后铁棒锤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有五种转化途径:A:乌头碱水解转化成苯甲酰乌头碱,部分苯甲酰乌头碱继续水解转化成乌头原碱;B:去氧乌头碱水解转化成苯甲酰去氧乌头碱;C:3-乙酰乌头碱水解转化成Polyschistine-D;D:乌头碱转化成16-epi-pyroaconitine; E:去氧乌头碱转化成16-epi-pyrodeoxyaconitine。6、不同药用部位生物碱比较结果表明:铁棒锤子根、母根和幼苗生物碱含量接近。结论:铁棒锤的羌医炮制方法均能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其炮制减毒原理各不相同。①水煮法和蒸制法使乌头碱、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含量降低;并部分通过酯键水解的方式转化成毒性较小的生物碱,即分别转化成苯甲酰乌头碱、乌头原碱、苯甲酰去氧乌头碱、Polyschistine-D。②砂炒法除了以上酯键水解外,还有部分生物碱通过高温氧化的方式转化成毒性较小的生物碱,即乌头碱和去氧乌头碱热解转化为16-epi-pyroaconitine、16-epi-pyrodeoxyaconitine。创新点:1、从化学、毒性层次阐明了羌药铁棒锤水煮法、蒸制法和砂炒法炮制减毒原理。2、从羌药铁棒锤A. pendulum中分离得到三个新化合物:secoaconitine、N-去乙基-去氧乌头碱、N-去乙基-3-乙酰乌头碱;另外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5α-OH-neoline、8-acetyl-15-hydroxy-neoline、14-benzoyl-8-O-methylaconine、苯甲酰乌头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