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进攻技术运用效果对比研究——以2014—2015年CUVA北赛区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球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竞争比较激烈的隔网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随着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进攻是排球获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然而2006-2007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CUVA)的成立,标志着排球运动在大学校园的开展与普及,大力推进排球运动在普通大学生中的开展,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排球的竞技水平。兰州大学在2014—2015大学生排球联赛北方赛区获得第六名,成功进入总决赛。也是本校历届大学生联赛的最好成绩,不过在兰州大学女排进行的七场比赛,战绩为四负三胜。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分别从运动员基本情况、发球、扣球和拦网等进攻技术对2014-2015大学生排球联赛北赛区,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的七场比赛进行分析,了解兰州大学女排进攻技术的现状,可以探索该球队进攻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  1、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平均年龄偏小,老队员较少,队伍的比赛经验欠缺。兰州大学女排的平均身高与山东师大对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身高明显处于劣势。兰州大学女排队员平均体重在七支队五中排名第三。  2、兰州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方女排发球方式的运用上手飘球最多,其次是跳飘球,跳发球只有山东师大女排一人运用。兰州大学女排与不同对方女排的比赛,发球可以明显优于对方,也会明显差于对方,技术起伏波动较大。兰州大学女排发球虽有一定的攻击性但是缺乏稳定性。与强队比赛时心理素质较差。  3、兰州大学女排与对方女排在扣球进攻技术运用中,兰州大学女排强、快、后运用的数量上均少于对方女排。在强攻得分率和失误率都高与对方。强攻能力发挥不稳定。兰州大学女排的快攻运用中得分情况一般,兰州大学女排快攻运用数量不多并且质量也不及对方。兰州大学女排还没有将后排进攻作为主动进攻的进攻手段,没有真正实现立体化进攻体系;各队中山东师大女排后排进攻运用效果较好。  4、兰州大学女排一攻时强、快、后攻中,强攻运用效果较好于快攻与后攻,快攻运用的最差,整体运用效果与对方相比,运用的效果不好,强攻得分率高于对方,不过被拦死率和失误率均高于对方,快攻与后攻各值都不及对方。兰州大学女排防反整体效果不太理想。兰州大学女排防反快攻与对方女排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得分率低,被拦死率高,失误多。说明兰州大学女排防反到位率较低,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术攻,进攻点容易暴露,使的兰州大学女排的被拦死率高于对方。  5、兰州大学女排在与不同对方比赛中的拦网运用效果不够稳定。对比自己身材较矮的南开大学女排时拦网较有优势,对身材高大、弹跳高、扣球力量大的其它女排,易被对方超手进攻或打手出界,在拦网时机和拦网手型使用具有不合理性。兰州大学女排拦网技术上整体运用效果不及对方女排整体运用效果。  6、七场比赛中兰州大学女排接应与对方接应进攻技术对比,兰州大学女排接应发球效果一般,得分率低,失误率高,发球效果不及对方女排接应。兰州大学女排接应扣球效果略好于南开大学女排接应;与其它大学女排队接应差距较明显大,北航女排队接应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得分多且失误少。扣球能力一般,与强队比赛中发挥很不稳定,扣球的技战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兰州大学女排接应拦网效果略好于长春师大女排、内工大学女排、南开大学女排队的接应,但是与山东师大女排、北航大学女排队接应拦网效果差距较大。
其他文献
面对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迅速发展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近百年世界课程改革的各次浪潮中,美国是积极的参与者甚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和写几个方面。在中国,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然而,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不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越来越重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语文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教学方法的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民工工作的日益重视,关于农民工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是目前的研究多具有偏向性,多出于对组织利益层面的考虑如何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农民
目的: 1.了解初中生攻击行为的现状情况。 2.探讨初中生攻击行为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