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蒙古语新词术语‘公报’》(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委员会于1999年整理汇总1-50期“公报”编纂的《汉蒙对照新词术语词典》和2005年汇总整理1-70期“公报”编纂的《新名词术语》、2012年汇总整理71-133期“公报”编纂的《新名词术语及部分专业名词术语公报汇编》以及2012年至2014公布的114-119期《蒙古语名词术语公报》)为研究对象,探索新词语的产生原因、构成特点以及新词语的语言文化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蒙古语新词语的创造原则和方法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本论文除“引论”、“结语”外,分章进行论述: 引论,概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语料的搜集、遴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蒙古语新词语的概念进行阐释、确定。随后,从词性和词义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定量分析,进而探析新词语的构词特点。 第二章,对所遴选的语料进行词法学、句法学和词汇学特征分析,从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关系两方面进行讨论,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依互补的结构规律及其特点。 第三章,对新词语的文化学特性进行探究。主要从社会、时代、民族属性等三个维度对新词语的语义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语言文化学分析,揭示新词语的时代特点、民族心理特点和社会学意义。 第四章,从语用和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蒙古语新词新语的创造和规范化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做了回顾总结,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