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在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兼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及其脆弱的贫困地区,更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参与退耕后,农户失去了部分土地,如何保障农户收益、如何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如何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都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影响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梳理及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运用全国6个省区、15个样本县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相关结论: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劳动力的转移,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地区未达到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的目标;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农户并未如预期的一样对剩余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只是在劳动力投入上有所增加,而资本投入没有明显改变;三、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农户的总收入,但对农户的非农收入没有任何影响。换句话说,就是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仅体现在政府补贴上,没有增加农户其他方面的收入,农户从非农行业所获取的收入并非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四、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的经济林以及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而设立的专项基金还未发挥出更好的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并结合调研时从样本地区获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经济林创收、强化政策力度,留住人吸引人才、适当提高林业人员待遇,发挥基层林业人员的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