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台湾地区在建构“性别友善”的社会上取得了公认的成就。笔者发现尊重性别平等的社会大环境对促进性别平等教育的多元性与公正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系统梳理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历程,进而剖析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环境的建构过程并评估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对家庭、学校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概括其发展经验与启示。本研究希望有助于加深祖国大陆地区的学者与公众对台湾地区性别平等教育的历史与现况的了解与认识,并以资参考,以促进大陆地区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社会性别及教育机会均等理论为理论视角,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来了解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过程;其次,论述台湾社会是如何建构性别平等的法律环境;再次,阐述台湾地区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的形成过程;继而,说明学校如何营造性别平等的校园环境;最后,考察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团体和公部门的共同努力推动台湾地区建立了独立而完整的保护性别平等的相关法律体系,并成立专职机构以促进性别平等社会的建构;性别平等法制化与政策主流化,是推行性别平等教育的基础;课程、教材与校园文化的改革是“性别友善”环境形成的主要动力;台湾民众对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具有较高的认同,例如,师生之间具有较强的性别平等意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投入不会因性别而异;性别平等社会环境的发展促进了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又反过来推动了性别平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其在推动性别平等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经验,对大陆地区仍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