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huan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随着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靠改变结构自振周期的抗震、减震手段,其有效性往往受到制约,而有效提高结构自身的整体阻尼性能则能在更广的频率范围内抵御地震等冲击作用。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简称NOPD)是90年代在传统颗粒阻尼和冲击阻尼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的复合阻尼新技术,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因而表现出极佳的减振效果。它是在结构振动的传输路径上,利用结构已有或者加工一定数量的孔洞,在其中填充适当数量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小颗粒。当结构振动时,颗粒之间通过不断撞击和摩擦,进行动量交换,并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NOPD具有很多的优点:对原系统结构改动很小,几乎不产生附加质量;显著提高结构的阻尼,适用于恶劣环境,减振性能不会随时间降低等。本文将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作进一步的实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单自由度体系,采用圆柱形或长方形空腔,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种类颗粒、不同填充率及空腔形状等因素,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关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采用两种不同种类颗粒、四种不同填充率、两种空腔形式以及两种振动方向的动力特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2.针对两个自由度的结构体系,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颗粒和不同填充率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关于两个自由度体系的采用两种不同类型颗粒、五种不同填充率的结构动力特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3.针对柱,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颗粒、不同填充率以及不同的填充方案等因素,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关于柱的采用三种不同空腔结构形式、六种不同类型颗粒、三种(或六种)不同填充率的动力特性,比较相同粒径颗粒之间的阻尼值,比较相同颗粒不同粒径之间的阻尼值,比较相同颗粒相同粒径但不同填充方案之间的阻尼值,得出构件的最佳颗粒填充方案。4.针对框架结构,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颗粒、不同填充率以及不同的填充方案等因素,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两种颗粒、三种填充方案以及三种填充率之间的比较,得到结构的最佳颗粒填充方案。本课题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及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颗粒填充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交通荷载引起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动力响应的计算方法
近年来,象大型体育馆、展览中心、飞机库等公共娱乐建筑,通常都采用大跨度钢结构体系。而在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中,研究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既能满足建筑平面、空间造型以及跨度的要
在城镇化建设及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有后续使用价值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遭到了拆除的厄运,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使有价值的建筑物可
蜂窝钢梁能够节约材料、便于管道穿越,具有截面形式合理、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通透美观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故有推广应用价值。但蜂窝梁不是符合平截面假定的经典梁,其
早龄期混凝土由于水化作用其微观结构形态不断演变,其内部温度与湿度相互作用并发生剧烈变化,对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混凝土早龄期热-湿-力耦
腈纶废水成分复杂,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即便生化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多种难降解易引发生物毒害作用的有机物,随着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亟需先进的处理技术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混凝沉淀工艺因其高效、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被认为是性价比较高的深度处理技术,成为腈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中的首选工艺。对于难降解有机物,传统混凝剂的去除能力有限,出水中的残余化学需氧量(COD)难以达标排放。为此,
砂土在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是当今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工程价值。尽管考虑复杂应力作用的本构模型研究广受重视,但是至
钢管混凝土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形式之一。由于具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压弯和抗震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建筑结构以受压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正日益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外观的多样化需求,一批现代高层建筑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就是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