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伊津哈史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荷兰著名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史学思想。在赫伊津哈去世以后,史学界内开始逐渐兴起关于赫伊津哈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在1972年赫伊津哈诞辰100周年时,史学界对赫伊津哈的重视程度达到顶峰。近些年来,赫伊津哈在美术史和文化史领域的成就也逐渐被认可。赫伊津哈对史实的深入了解以及他对史料的广泛应用,令他具备跨越多学科进行研究的能力。赫伊津哈强调了将图像作为史料的研究方法,由此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又独特的研究角度。同时,著名艺术史学家弗朗西斯·哈斯克尔(Frances Haskell)在《历史及其图像》的“赫伊津哈与弗莱芒文艺复兴”一章中曾梳理了赫伊津哈“图像证史”的一系列发展历程,他肯定了赫伊津哈对历史与文化形式的锐利洞察能力,认为赫氏对于史学方法的思考与反思为美术史研究开创了独特的路径。本文由四个篇章分别对赫伊津哈的史学思想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阐述19世纪至20世纪欧洲史学发展的概况并带出当时欧洲史学诸多流派对赫伊津哈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引发其思考的因素。兰克学说在19世纪引发的实证主义史学思潮触发了赫伊津哈对于历史与科学问题的思考。同时,浪漫派史学的兴起也让赫伊津哈看到了中世纪历史的璀璨光芒。而米什莱所主张的“历史即复活”观点,也深深植根于赫伊津哈的史学思想之中。在赞同兰普勒希特关于“文化时代”分类法的同时,赫伊津哈也看到了其“社会心理”观点的谬误。布克哈特对中世纪时期精神趋势的分析,对赫伊津哈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但是赫伊津哈也发现了布氏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正是由于赫伊津哈谨慎地观察了19世纪的史学概况,他才由此洞察到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以描述赫伊津哈史学思想轮廓为主。首先,赫伊津哈认为,历史是一种智性的活动。换言之,赫伊津哈认识到,著史的目的并非在于还原历史,而是在于理解与接近历史。其次,深受象征主义影响的赫伊津哈相信,审美感知能力和想象力是接近历史的重要手段,而这两种能力正是赫氏“视觉化”写作风格的特点。同时,赫伊津哈在其重要论文集《人与观念》(Men and Ideas)中,还多次强调了,因为历史知识的基础和本质与科学知识完全不同,所以历史不应该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此外,此章还论述了赫伊津哈在美术史的发展中,是如何继承布克哈特的方法,把艺术作品作为历史研究的证据,并且把美术史的研究范围扩大至与文化史的交叉领域。赫伊津哈还受布克哈特的文化史观点所启发,将一些例如道德、价值观、心态等有关于思维模式的内容纳入文化史的考察范围,由此来定义文化史及其所要考察的内容。正因为赫伊津哈构建了独特的史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才为现代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第三章试图分析赫伊津哈的三部文化史经典著作,讨论他的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中世纪的衰落》一书的主旨是挑战布克哈特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总体精神的结论,弥补布克哈特对于艺术品分析的遗漏,从而得出赫伊津哈的结论:“晚期中世纪是一个辉煌往昔之终结而非未来之先声”。《游戏的人》中,赫伊津哈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化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考察,得出游戏与文化有重要联系的观点。而在《在明日的阴影之下》中,赫伊津哈以社会评论家的身份,不仅思考了文化史的过去,也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反思了当时欧洲文化的衰落景象,并且在分析其原因的同时力图找到解决危机的途径。在这三部著作中,赫伊津哈观察文化史的角度产生了变化,使之研究分析具有了特殊的批判力。第四章以后世学者对赫伊津哈思想的评述作为主要线索,同时尝试分析赫氏的成就与缺憾。其重点落在美术史学家对于赫氏的考察,尤其关注哈斯克尔和贡布里希对于赫氏的评价。
其他文献
记得那年在上海参加振华港机公司下属运输公司的体系审核,当时上海海事局船舶处的黄天兵在会上介绍审核员.当介绍到我时,“曹荣力,原《中国海事》常务编辑……”。
教师了解一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个常用途径就是作业,作业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如何布置有效
10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佛教建筑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其总体布局有以塔为主体、以阁为主体、前殿后阁、以殿为主体、七堂伽蓝等式。不但讲究布局,而且注意环境建设。其个体建筑不
在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中,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构建了"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反馈"的指导模型结构,总结出了"课程实施""实践体验""个别辅导""提供学材"四类有
课标要求: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而且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参与意识强烈,能够在
应沈阳音乐学院邀请,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王祖皆莅临沈阳,参加"沈阳之春"第七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活动,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专题讲座《继承·融合·创新——现代民族歌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