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本地区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其肝硬化进展的关系,以期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集于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山大二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肝硬化的住院病人,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资料,Child-Pugh评分及分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选择国内SAS、SDS评分常模。观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包括57例肝硬化患者,男29例,女28例,SAS标准分46.84±8.24,SDS标准分48.64±8.31,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处于焦虑30例(52.63%),其中29例(50.88%)属于轻度,1例(1.75%)属于中度;处于抑郁28例(49.12%),其中24例(42.11%)属于轻度,4例(7.02%)属于中度,均无重度焦虑或重度抑郁,焦虑合并抑郁19例(33.33%);5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50分,病程是10年和30年,Child-Pugh得分均为5分;不同肝硬化进展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情况患者的SAS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住院天数、经济情况、学历、医保、病程的患者SAS、SD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患者焦虑、抑郁和两者兼有发病率(67.86%、53.57%、39.29%)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7.93%、44.83%、27.59%),年收入低、住院时间长、新农合的患者其焦虑抑郁得分均比年收入高、住院时间短、市医保的患者得分高;不同类型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肝硬化SAS、SDS标准分最高。结论:本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在肝硬化患者中广泛存在,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与肝硬化进展关系密切,有部分肝硬化患者病程很长,但是心态较好,病情反而进展慢,说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恢复,延缓疾病进展;老年女性,收入低,婚姻不满意,肝脏损害越严重的混合型肝硬化患者,是心理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必要时应采取心理治疗;本结论提示临床上需要重视肝硬化患者心理情绪问题,治疗上应心肝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