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和技术环境愈加复杂、动荡,企业发展所承受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原有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保持。“互联网+”新兴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部分企业通过同时开展探索和利用活动,即探索企业新竞争力来源的同时注重整合利用企业已有资源和能力优势,两方面的协同发展进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通过打造二元型组织成为成功转型适应环境的典范。因此,获取组织二元性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层面解释“组织二元性从何而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组织二元性的微观形成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管理认知通过信息筛选和解读等环节对企业战略决策和绩效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也会对企业如何处理探索和利用活动关系产生影响,亟需探究管理认知在组织二元性获取过程中的作用。此外,现有研究中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结果并不一致,不一致性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聚焦于“管理认知如何影响组织二元性”和“组织二元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问题,本研究将致力于探索组织二元性的认知成因和机制,并尝试解释组织二元性与绩效关系不一致问题。前因研究方面,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从结构和过程两个视角解读管理认知,本文第三章通过多案例理论建构,识别组织二元性的关键要素,并初步得出管理认知与组织二元性关系的研究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考察管理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及其调节作用。绩效影响研究方面,通过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组织二元性与绩效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六章探讨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借鉴种群生态理论的研究,探究不同环境下组织二元性的绩效结果差异。本文主要发现了以下研究结论:(1)组织二元性是平衡探索和利用的能力,包括在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知识获取三方面的平衡。企业构建二元型组织的过程中,需要平衡探索型战略和利用型战略,企业在战略目标设定、组织结构设计和技术知识获取三方面都会表现出探索式战略和利用式战略的特征,战略目标设定需要平衡企业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组织结构设计需要平衡组织结构的效率和灵活性,技术知识获取需要平衡已有知识强化和新知识获取。因此需要从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技术知识三方面出发,探讨企业如何实现探索和利用的二元平衡。(2)管理认知结构对组织二元性有显著的影响,管理自主权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基于领导视角构建管理认知与组织二元性关系框架,通过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认知结构复杂性对组织二元性有正向影响,而认知结构专注性对组织二元性有负向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管理自主权在对两者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管理自主权越大,管理认知结构的影响会更显著,即管理自主权会放大管理认知结构复杂性对组织二元性的正向影响和结构专注对组织二元性的负向影响。(3)管理认知过程对组织二元性有显著的影响,高管团队行动一致性在其中起调节作用。本文对管理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考察战略解释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战略解释主要分为机会解释和威胁解释,当两者共存时我们认为管理者具有矛盾性的解释。管理者对战略问题解释的矛盾性程度越高,企业对此作出的战略反应所涉及的范围就越广、其风险承担性和新颖性就越高。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的威胁解释会促进利用式创新,而机会解释会促进探索式创新,管理者的矛盾性解释会促进组织二元性,而管理团队行动一致性在以上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4)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不一致可以通过二元性的维度划分或情境条件的引入进行解释。针对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不一致问题,本文尝试两条路径消除已有研究的不一致:一方面对组织二元性进行分类,通过区分高能平衡和低能平衡,发现高能平衡促进企业绩效而低能平衡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考察情境条件的影响,引入种群生态理论“生态位选择”的观点,考察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发现环境动荡程度对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低能平衡并不能带来绩效提升,而且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二元平衡并不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反而是偏才(专注于探索或利用)致胜。论文主要贡献包括:(1)扩展了组织二元性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组织二元性需要平衡战略目标设定、组织结构设计和技术知识获取三方面;(2)从微观认知视角解释组织二元性的形成机制,从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管理认知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并分别考察了基于高阶理论拓展提出的两个调节变量——管理自主权和行动一致性的调节作用,推进领导视角的组织二元性前因的实证研究。(3)为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不一致提供了有力解释,本文通过解构核心概念(组织二元性)和引入情境变量(环境动荡性)两条路径,解释了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不一致产生的原因。(4)将种群生态理论引入组织二元性研究,用以解释不同环境下组织选择问题,通过理论整合拓宽了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