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占整个建筑总耗电量的50%~60%,其监控点数量常常占整栋建筑监控点总数的50%以上。目前,暖通空调自控系统在既有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较少,即使安装了暖通空调自控系统,也往往只监不控,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暖通专业与自控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暖通作为“工艺”,自控作为“服务”,服务应该熟悉工艺,暖通专业要帮助和指导自控专业熟悉其工艺。因此,暖通专业应向自控专业提出控制方案的控制逻辑和技术要求,这对于改善公共建筑空调自控现状和设计院规范内部管理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从负荷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入手,找出了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负荷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天气变化和使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出深圳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负荷的时变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然后针对空调子系统负荷变化的关联性及各子系统负荷变化的分类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控制。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是要从空调系统划分入手。对于每栋公共建筑,每个系统,各系统的主要负荷变化特征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以系统负荷特征相同、相似、相近为主,以系统空间距离为辅的原则对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划分来构建一个调控性能良好的空调系统。其次,针对空调各子系统的负荷变化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末端、冷源系统的负荷变化特征只需考虑时间上的变化,而输配系统的负荷变化特征则需同时考虑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结合不同的末端、输配、冷源及新风系统形式,基于各子系统控制方法的选用原则合理选用各子系统的控制方式及控制逻辑,以及系统中的感测元件与执行元件的性能要求与设置位置。最后,通过深圳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控制流程,整合出深圳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关系图,并运用于一个酒店公共建筑案例中,使得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明显,且方便调节控制。这对于空调专业在设计阶段怎样来提出自控方案,帮助自控专业了解和熟悉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要求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