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无结构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六安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年来,六安市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和社区建设都得以相应的发展。2从总体上来看:1)随着六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后的社区体育具有组织结构基层化,形式上突破了“条条体育”的封闭格局,呈现出“条块结合”的新趋势;2)社区体育经费投入少,经费管理不明确;3)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有效的场馆设施资源没能有效整合,使用和管理不善;4)社区体育指导者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的现状;5)社区体育竞赛向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方向转变等特点。3从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来看:1)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程度较差,低与全国大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以增强身心健康和康复疾病为主;2)社区体育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性高于女性,且体育人口随年龄的变化从总体上成典型的马鞍型排列;3)社区居民健身活动时间主要选择在早晨、傍晚和晚上,且早晨锻炼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增多,而傍晚锻炼者随着年龄的增大人数在逐渐减少:4)在体育健身活动形式的选择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居民存在一定的差异。青年和老年人更喜欢与朋友一起锻炼,中年人和中老年人更喜欢个人锻炼;5)社区居民选择的健身活动项目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散步,慢跑,羽毛球,自行车,棋牌和太极拳。从性别上来看不同性别所选的项目也有所侧重,男性在跑步、篮球、足球类中选率明显高与女性。女性在散步、健身操、羽毛球中选率明显高与男性;6)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场所主要以公共体育场所和住宅小区空地为主,其次为马路边树林边、学校单位场所,选择社区附近绿地和在家庭住所内的较少,而选择去经营性活动场所的最少;7)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全国相比总体偏低,且不同社区体育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另外还存在体育行政部门支持不够和社区体育管理法规不健全等现象。4城市化进程中制约六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有:经济条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策法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文化氛围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最后,针对六安市社区体育在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1作为公益性事业的社区体育发展必须获得政府的体制和经费保障;2社区体育发展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若干思考;3城市化进程中须将流动人口的问题也纳入到社区体育发展的视野;4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体育的不平衡发展策略等对策思路,旨在为六安市及我国中西部类似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