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医生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手术切除范围的选择一般应尽量切除退变的椎间盘并松解神经根以保障近期疗效的满意。但如果切除范围过多则影响腰椎稳定性,导致手术远期疗效的丧失。如何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尽量维护腰椎的稳定性,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试验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小关节切除后腰椎稳定性的变化,为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检验。第一部分 小关节分级切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模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中小关节、椎间盘切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八具新鲜腰骶椎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应力分析,比较在100N~300N的不同负荷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等不同工况下腰椎间盘切除和L4-5小关节分级切除后的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在正常腰椎标本半椎板切除(包括单侧小关节1/2切除)时生物力学性能,应变、应力强度、ROM、水平位移与非损伤标本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标本中单侧开窗+小关节1/2切除的生物力学性能与非损伤标本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过多切除小关节的手术有可能导致腰椎不稳。而正常标本与退变椎间盘切除标本的生物力学特性两者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主张腰椎手术应在彻底减压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后部结构的破坏,保持或重建腰椎的稳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小关节切除范围应以开窗+侧隐窝减压(小关节切除<1/2)为最大切除范围,手术切除1/2以上小关节时易导致腰椎不稳。第二部分 小关节分级切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椎间盘摘除加小关节分级切除对腰椎 小关节分级切除对腰椎间盘突山症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摘要 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计89例在椎间盘摘除的 同时分别采取单纯开窗、开窗+侧隐窝减压H关节切除 tio人 开窗+ 侧隐窝减压门关节切除主 1o入 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的不同术式 并随访术后临床疗效OOA评分)和作术前术后过伸过屈位X线片对照。 结果:随访结果表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小关节切除范围在单纯 开窗、开窗+侧隐窝减压(小关节切除t l/2)组的临床改善指数高于开 窗+侧隐窝减压H关节切除) 1o人 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组的改善 指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O划刀5卜 小关节1o以上切除组与半椎板、全 椎扳切除组手术远期疗效较差。结果还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小关 节切除范围达到小关节l/2 以上切除组和半椎板、全椎板切除组的临床 不稳定的发生率高,其发生的高峰主要在随访的中、远期。结论:腰椎 间盘与小关节的破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失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开窗+侧隐窝减压(小关节切除 ti厘)的手术可 以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如手术需要切除 1o 以上小关节时应考虑术后远 期腰椎稳定性的下降而导致疗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