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形象在绘画中的隐喻性呈现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8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形象是人内心中的主观形象,指内向性的情感形象,反映人物复杂、多态的内心世界。在艺术创作中,这些心理形象如何被呈现出来并进一步隐喻化?在西方相关绘画作品中画家受知觉经验影响,在主观意识或者心理状态作用下,常常采取对现实之物的变形通达真理,并通过各种艺术语言呈现不同的心理形象,作为语言符号对心理、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隐喻。本文将比较分析西方艺相关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对于绘画创作中“心理形象”的再现,通过对心理形象在绘画中表现形式和象征隐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结合个人创作实践的研究,论述当代生活中艺术家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人类处境的反思。
其他文献
当前,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生态问题频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演愈烈。生存环境的恶劣状况让人们重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
通过在实际造林工作中的应用,对杉木育苗、栽植、采伐更新、痛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以提高杉木的造林成活率和生产量,为造林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