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TI-RADS分类Ⅲ类及Ⅲ类以上甲状腺实性结节行CEUS检查,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EUS的声像特征以及CEU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IU ELITE超声诊断仪、L12-5线阵探头以及声诺维造影剂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63个TI-RADS分类Ⅲ类及以上甲状腺实性结节行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及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结节均经超声检查后一周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参数有甲状腺结节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周边低回声晕、纵横比、微小钙化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选定造影目标切面后经肘静脉团注法行CEUS检查,观察造影剂在甲状腺结节内的增强时相、增强模式及增强强度。同步存储CEUS动态图像于仪器硬盘中。根据病理结果本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共44个结节,其中PTC42个(95.45%),FTC2个(4.55%);良性结节组共19个结节,包括FTA6个(31.58%),结节性甲状腺肿5个(26.32%),其他良性改变的甲状腺结节8个(42.10%)。根据结节大小本研究对象分为四组(组一<5mm,组二≥5mm~<10mm,组三≥10mm~<15mm,组四≥15mm)。通过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心率等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计算诸项资料与甲状腺CEUS增强强度相关性。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常规高频超声检查TI-RADS分类与病理对照结果:18个3类结节恶性率33.33%,13个4a类结节恶性率69.23%,23个4b类结节恶性率91.30%,6个4c类结节恶性率100.00%,3个5类结节恶性率100.00%。2.CEUS检查结果2.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EUS在病灶增强边缘、增强边界、增强梯度性、增强整体性、增强强度、增强均匀性、增强时相、廓清时相及增强环等征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1)甲状腺恶性结节以梯度增强为主,梯度增强提示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78.95%、90.00%、65.22%。(2)甲状腺恶性结节以晚增强为主,晚增强提示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9%和84.21%、92.50%、69.57%。(3)甲状腺恶性结节以早廓清为主,早廓清提示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和57.89%、81.82%、57.89%。(4)甲状腺恶性结节以低增强为主,低增强提示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36%和68.42%、86.36%、68.42%。(5)甲状腺良性结节以有完整增强环为主,无完整增强环提示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和47.37%、81.48%、100.00%。3.CEUS对不同大小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96.88%(组二≥5mm~<10mm)、92.30%(组四≥15mm)、69.23%(组三≥10mm~<15mm)和50.00%(组一<5mm)。4.常规高频超声、CEUS及常规高频超声联合CE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37%、85.71%和93.65%,常规高频超声联合CEUS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常规高频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甲状腺实质和颈总动脉增强强度与体重、体重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0.387和-0.318、-0.346,P值均小于0.05。结论一、超声造影能够反映甲状腺结节血供特征,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及甲状腺腺瘤均有其独特超声造影声像:(1)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典型征象为晚增强、向心性/离心性梯度低增强、早廓清、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2)滤泡状癌超声造影表现有早增强、整体均匀高增强、晚廓清。(3)腺瘤超声造影典型征象为早增强、晚廓清、存在完整增强环。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常规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能力。二、甲状腺结节过小(<5mm),切面选择不当将影响造影评判效果。三、本研究例数偏少,初步结果尚需今后大组病例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