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3’,5,5’--联苯四甲酸的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功能性材料,特别是在发光材料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本文选用有机配体3,3,5,5-联苯四甲酸(H_4BPTC)与镧系金属氧化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结构的MOFs材料,测定了这些MOFs材料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同时还探讨了溶剂和温度对MOFs材料自组装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的工作有: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稀土金属氧化物Pr_2O_3、Nd_2O_3、Y_2O_3、Gd_2O_3分别与H_4BPTC在混合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水和稀硝
其他文献
太阳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清洁无污染的能源一直广受关注。1991年瑞士科学家Graztel和ORegan首次将Ti02纳米晶多孔薄膜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中,大幅提高了此类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经过20多年的发展,DSSCs凭借着低廉的制造成本、简单的结构和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等优点,逐渐成为传统太阳能电池最有力的竞争者,被誉为为第三代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BHandHLYP和PBE0三种杂化泛函方法,分别对卟啉的衍生物卟啉烯(Pc)、镁卟啉(MgP)、锌四氮杂卟啉(ZnTAP)、四氮杂卟啉(H2TAP)和酞菁(H2Pc)分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