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贷、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山东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民的增收,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一方面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关系着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农业在我国建国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政府部门必须探索出一个适合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进而保障农业生产资本的形成,支持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来看,农业信贷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研究二者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扩大农村资金供给、整合两部分资金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的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以求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值,盘活农村区域经济。本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的把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统筹起来,从资金投入角度分析二者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文章回顾了农业信贷、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简要的评析;对农业信贷、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二者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分析1981-2012年山东省农村经济、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的发展变化情况。然后本文选取了1981-2012年山东省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过程中用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测度山东省农村经济增长的情况。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农业信贷、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农村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业信贷是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财政支农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不是农业产出的格兰杰原因,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本文结合当前国家的相关农业政策,以及山东省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从农业信贷供给和财政支农政策角度,提出一些有助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资缺、资金配置优化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增长。  
其他文献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是提出问题。通过我国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要求,引出外资银行即将大举进入中国,中资银行无法再依赖政府保护,即将与外资银行开展面对面的竞争
一种极为普通的北方作物,让他干成了一番大事业:由他培育的胡麻品种让农民直接增收10亿多元;今天,当熟悉的土地承载着农民奔向小康的梦想时,他的贡献恰恰成了农民实现梦想的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让广大农村党员摆脱贫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农村群众共同创业致富,是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新要求,也是广大农村群众对党员的新期盼。”漳县四
该文首先对风险投资的概念进行中外比较.然后,该文利用索罗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保罗.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解释风险投资为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相关数据资料来证明
一、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rn(一) 自然与人类的矛盾起步rn提起绿色, 我们往往会首先联想到自然, 没错, 自然和谐也的确是绿色建筑所包含的内涵之一. “自然” 并不稀罕, 我们随
期刊
本文从经典资本结构理论出发,对比国外企业,剖析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形式,重点针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进行辨正分析与比较,住处在兼顾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发行股票直接融资的同
钢铁行业的发达程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都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标尺。当前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下行压力,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企业成本居高不下,钢铁企业面临前所未有
党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下发之后,庆阳市紧紧围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时代主题,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战略部署和
本文首先研究复合二项对偶模型的最优红利策略.我们描述了一个完全离散的对偶模型.通过分析HJB方程得到了最优值函数,并运用了贝尔曼递归算法计算最优值函数和最优红利策略.
作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