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Eu3+掺杂LiGd(MoO4)2和KGd(MoG4)2钼酸盐红色荧光粉,并采用XRD、激发和发射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粉体物相及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煅烧温度和不同Eu3+掺杂浓度对对粉体荧光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掺杂Sm3+和Nd3+两种稀土元素尝试改善KGd(MoO4)2的荧光性能。XRD结果表明LiGd(MoO4)2:Eu3+具有白钨矿结构,Eu3十掺入后并没有明显的第二相形成。然而,KGd(Mo04)2:Eu3+具有与KGd(MoO4)2类似的晶体结构,没有观察到明显第二相的衍射峰。荧光光谱结果表明,LiGd(MoO4)2:Eu和KGd(Mo04)2:Eu红色荧光粉都能够被395nm和467nm波长的激发光很好地激发,与现有的紫光和蓝光LED基片相匹配,又能够发射出狭窄的617nm的红光,满足三基色白光LED红色荧光粉的需求,因此是很有希望代替目前商用的Eu3+掺杂Y2O2S。详细地研究了低浓度Eu3+掺杂情况下,LiGd(MoO4)2:Eu和KGd(MoO4)2:Eu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LiGd(MoO4)2:Eu3+粉体荧光强度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浓度超过7%后上升趋势大幅减缓,EH3+浓度到达20%时,LiGd(MoO4)2仍没有发生浓度猝灭;当Eu3+浓度小于9%时,KGd(MoO4)2:Eu3+的荧光性能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继续增加EH3+含量导致粉体发生浓度猝灭。掺杂Sm3+使KGd(MoO4)2:Eu3+粉体的激发光谱多出一个由Sm3-跃迁引起的406nm的激发峰。Sm3+离子的掺入扩大了KGd(MoO4)2:Eu3+粉体在近紫外区的激发峰范围,很好地匹配了现有紫外LED基片较宽的发光波段。Nd3+的掺入会导致KGd(MoO4)2:Eu3+粉体的迅速猝灭,且不能改善任何荧光性能。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低浓度Eu3+掺杂的LiGd(MoO4)2和KGd(MoO4)2红色荧光粉的各种荧光性能,为开发廉价、高效的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