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空气悬架动态特性及对整车振动性能影响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nelly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悬架在车辆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伴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在普通空气悬架的基础上出现了互联空气悬架,它将传统空气悬架中相互独立的空气弹簧用气动管路连接,通过电磁阀控制开闭,使空气弹簧间能根据行驶工况产生气体交换实现变刚度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空气悬架的性能。本文围绕互联空气悬架动态特性及对整车振动性能影响展开研究。本文按照部件到整车的递进思路,依次就互联空气弹簧的建模与仿真、互联空气弹簧振动系统和动刚度特性分析、互联空气悬架系统建模及对整车振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三方面展开研究。互联空气弹簧是互联空气悬架的核心部件,本文基于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分别对互联空气弹簧模块和连接管路模块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两自由度互联空气弹簧振动系统仿真模型,分析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响应,仿真表明互联状态、连接管路内径和激励相位角对系统垂向振动和角振动响应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所建立的互联空气弹簧各模块数学模型,推导建立互联空气弹簧非线性动刚度理论计算模型,揭示出影响互联空气弹簧动刚度各变量参数以及之间的耦合关系。利用切线法对上述互联空气弹簧各模块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推导出在小振幅条件下的互联空气弹簧线性化动刚度模型,消除动刚度模型中非线性变量。在上述互联空气弹簧系统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集成非互联、横向互联、纵向互联和四角互联共四种互联模式的互联空气悬架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四种互联模式对车身垂向、侧倾和俯仰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以四轮随机路面时域模型和对扭路面为输入,对比研究四种互联模式下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车轮动载荷和车身扭转载荷响应,结果表明互联空气悬架能降低车身角振动固有频率,提升车辆在不良路面的行驶平顺性,降低车身所受扭转载荷。搭建互联空气悬架整车试验台架,对车辆施加阶跃、正弦和强化路面激励,研究互联管路内径、减振器阻尼状态和空气弹簧初始高度对前左车身加速度频率响应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非互联、横向互联、纵向互联和四角互联对车身垂向、侧向和纵向加速度的频率响应影响特性,试验表明,互联空气悬架能在较宽频率区间内改善车辆振动性能,缓和路面冲击,提升车辆在不良路面上的行驶平顺性。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考古的轰动已过去了40余年,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展览更新换代也已经历数代人,如何在众多先贤的光环下策划出“长沙马王
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是一项高新技术,它能实时观测钻孔孔内情况,生成虚拟岩芯图及岩芯展开图,并能计算和统计孔内结构面产状及裂隙视宽度。该项技术的引入,丰富了铁路工程地
采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机对Haynes230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950~125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范围内的高温压缩试验,并利用OM和TEM分析研究了热变形组织演化特征和动态再